深深担忧人类的命运——读杨光长诗《诗人�预言》
深深担忧人类的命运——读杨光长诗《诗人·预言》
文/山城子
“战争的危险性如何?/ 这是当前令大家心惊肉跳的问题”。这两行诗,是肖伯纳《依我看》中的句子,被诗人杨光引来做了《诗人·预言》(发表于《北美枫》2007第4期)一诗的题记。这无疑是在提醒人们:如今战争的危险性依然存在,人类的命运依然令人担心。
这首长诗共87行,分为五个部分15个小节。
读长诗需要梳理,还原诗人写作时可能的提纲。尽管一般没有这个东西,都是信马由缰。但读者完全可以找出这个来,以帮助理解。我是这样还原的:
第一部分:3小节。依次写诗人的预言(希冀、期许)、诗人群体的精神生活状态,以及这种状态与现实的反差;
第二部分:3小节。写人类战争的尴尬,以及给人们造成的心理压力,并试图“扶正”的心情;
第三部分:2小节。写长期以来战争造成的灾祸,并提出“为谁而战”的质疑;
第四部分:3小节。写诗人审视现实的痛苦,告诫战争危险依然存在,指出正是战争带动工业发展,而造成了生存环境的破环;
第五部分:4小节。反复强调现实的痛苦,并在痛苦中痛苦地憧憬、希望与无奈——现实正在围剿诗人的预言(希冀、期许)。
说“深深担忧人类的命运”,这是我在还原所谓的写作提纲中,从诗文本的阅读中深深体会到的。你没法不体会到。因为诗人在“预言”之后,就被“戈予的淤血却无法跨越/ 青铜的反光还映照瞳孔汹涌的血和苦难”给深深地揪住了。于是“想起刺向盾牌和骨头的铿然/ 戈予在羞辱的失语中僵卧千年”,何况 “戈予僵卧的对峙使所有的鸿沟夸大/ 焰火的长舌四处乱卷”呢?
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,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人类的战争或征战史。不必说直接的受害人就是贫民老百姓。一如诗中说的“战士的尸骨一次次提升球体的厚度人心的高度”我国战国时代就有“坑杀十万”的记载,不必说日本入侵南京时的大屠杀了。再往眼下看美国大兵在伊拉克已经死了多少?就更不必说伊本国的数万平民的阴魂了!而那些稳操权柄的人们,却毫发无伤。那么他们是为谁而战呢?这正是诗人因为担忧人类命运不能不提出的问题。就在第三部分的结尾处,诗人大声地喊了出来:“我们为难而战为谁而战/ 为---谁----而-----战”。
接下来诗人喊出的是“二千年后的一场战争无法避免”,一下子从古代跳到了今世。当今世界的政治格局正在向着多极化的趋势发展,一两个大国主宰世界的历史已经走在尾声当中了。尽管如此,现代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,这是因为战争的根源——大资本的垄断与扩张依然存在,其赖以生存的资本主义的制度依然没有走到最终腐朽的阶段。特别是大军火资本的存在,火车头一样拉动世界的工业向前迅跑,哪里顾及环境的被破坏,近百年的污染积累已经逼使大自然开始反抗了——海啸啸去20万,而今风灾也能灾去10万,我国的雪凝不过是小意思了!这一切如何不令人担忧哪?请看:“无形的玄鸟成群结队地飞来/ 它们抖落黑色的羽毛黑色的呐喊”、“地震洪涝泥石流海啸飓风火山灰……/ 黑色的不安整整下了七七四十九天”、 “牛羊没有方向的四处迁居/ 猿鹿虎豹八方奔突面壁临渊”等等,这些意象没有一点夸张的意思,实在是极其令人担忧的生动形象的写照呀!“诗人瞳孔放大 -----/二千年后的一场战争无法避免”——这是怎样地一种惊心动魄地担忧哪?人类呀!
诚然,这样的担忧如果写成演说辞,一定痛心疾首、雷胸顿足了。或许要用很多的反诘排比句,以淋漓尽致地传达真情,感染听众。诗毕竟是另外一种艺术,具体说是语言的一种艺术,它的感染力在语言上。青年诗人杨光在这首长篇抒情诗中,是很讲究语言的修辞的。只有积极地进行修辞,诗文本才能呈现出诗性,才能抓住喜欢读诗的人,才能实现诗的社会性功能。
杨光在这首诗中使用最多的修辞是借代。比如“女人的容颜”“ 季节更替”“ 芳艳”“ 裙裾”“硬度”“酥软”“ 戈矛的淤血”“ 青铜的反光”等等,这仅是在第一部分里15行诗中出现的,后面就不一一都找出来了。仅这几例就可以看出诗人在运用借代修辞格上的创新。比如“ 芳艳” “酥软”形容词竟成了事物的借代体,还有 “硬度”这样的术语名词,也成了借代体。它们的成为借代体可以致使诗语言变得新鲜活泼,让读者享受到语言的魅力,激发审美情绪的产生和浓厚。如果只说“呀呀我是如何如何地担忧呀!地球就要毁灭了”就没人看了。
再就是多组典型诗句的多组多次的反复格地运用,已经成为这首诗的很明显的特色。这些典型的诗句有:“预言和黄金的殿宇”、“ 诗人不是男人不是女人/ 一个无影无形无轻无重的预言者”、“ 二千年前的战争无法避免”、“ 二千年后的一场战争无法避免”、“ 黑色的绳子一根根从屋顶垂下”。
与此同时加进来的回环,更具语言的魅力与美丽。请看第四部分中的这几行:“尸横遍野血流成河/ 人兽虫鱼草木泥沙草木泥沙虫鱼人兽/ 谁是谁呢谁是谁呢谁是谁/ 人兽虫鱼草木泥沙草木泥沙虫鱼人兽”。
如果没有这些积极修辞(其中的比喻也不少)格的穿插使用,这首诗就没有美感了。没有美感带着读者走,如何把诗人对人类命运的担忧,激情满怀地传达给读者呢?
2008-5-12
于黔中文化村
附相关衔接
诗人·预言